用眼睛驾驶无人自动停车
发表时间:2009-10-15
今天操控汽车要用手脚,明天光用眼睛就能驾驶;今天平面导航让你厌倦,明天三维导航让你耳目一新;今天在为停车技术不佳而烦恼,明天只需轻轻按下按钮,爱车就会自动入位……
随着汽车科技的日益更新,未来,我们驾驶汽车将变得更加轻松。
车不再需要手脚并用,仅凭一双眼睛,就能轻松驾驭。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日本未来车辆研究中心研发的“驾驶模拟器”,就是采用“目光信息”操控车辆的。拥有这项新技术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能够使所驾驶的汽车在6米宽的道路上以40至60公里的时速行驶,左右的误差不超过3.5米。
这项汽车界革命性的新技术利用了目光信息在脑电波投影显示的原理,在脸的右前方和左前方投射闪灭不同间隔的光线,根据脑电波仪显示出的不同频率来判断视线的方向。新技术的研发人员还介绍说,随着无线电遥控驾驶及降低噪音等技术方面的改进,操控的反应速度有望缩短到0.1秒。
只用“眼睛”就能开车,对于肢体有残疾的人士无疑是个福音。当然,这项技术除了能圆残障人士的驾车梦外,还可以在普通人驾驶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研发人员希望将“目光”驾驶与方向盘驾驶结合起来,例如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很长的平缓弯度时,两者的结合会减轻人和车两方面的负担。
点评:真希望这项新技术能立马应用普及,让眼睛带着我们去旅行。
指路——三维立体导航
如果你觉得目前汽车导航仪上的平面导航画面还不够清晰具体,那么能提供更加真实的三维效果的导航仪肯定能满足你的需求。大众汽车希望将Google Earth的强大地图搜索功能整合到未来大众汽车的导航系统里,以期令车主获取更加真实、准确和详尽的驾车指南。
Google公司面向全球推出的一款卫星地图软件Google Earth,结合了美国宇航局提供的大量高清晰卫星地图,提供的是3D地形和真实的建筑物形态。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目前正和Google,以及图形芯片制造商nVidia 联手开发未来车辆导航系统。这套系统与现在使用的导航产品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导航系统将以三维的真实效果呈现,同时,还可以根据车主的习惯和要求,实现导航系统的个人化自动内容更新。
点评:汽车导航仪在今天已经非常普及,如果腻味了平面导航,这个三维的导航系统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当然道路建筑经常会变,要是导航仪里的信息不及时更新,无论二维还是三维,它都有可能带着你兜圈子。所以,只有人脑和高科技的结合,那才是最完美的。
夜间行车——智能照明
夜间驾驶眼睛容易疲劳,但有了智能照明夜视系统,夜间驾驶就多了一份轻松和保障。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具有5种不同照明功能的前大灯控制系统。它包含了乡间公路照明模式、高速公路照明模式、增强型雾灯模式和主动弯道照明模式等多种功能。车辆的智能大灯照明就如同人类的双眼一样,通过复式氙气大灯和可多角度调节的大灯电机,满足驾驶者在任何环境下对于照射角度、亮度的要求。
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乡村公路照明模式和高速公路照明模式下,可以根据设定参数、行车速度等环境的变化,对照明范围的长度、宽度、亮度、角度进行自动调整。让驾驶者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乡村公路边横穿马路的行人,也可以更及时地发现高速公路上远处停靠的故障车辆。在视线不清的雨、雾天,采用增强型雾灯模式,使车道中间部分被照得更亮,改善驾驶者在这个范围内的视距。这项研发成果能为驾驶者提供更大的视野范围,但不会让逆向的车辆感到晃眼。
点评:晚上开车,最怕碰上素质不高的驾驶者。会车的时候,对面来车打起远光灯对着你,雪亮的灯光让人颇为难受,而且也不安全。如果有了这套智能照明系统,我们就能在开车时获得更大视野,同时还不会让对向的来车晃了眼,确实不错。
停车——无人全自动
新手上路最头痛的可能要算停车问题了。好不容易找到个车位,可是因为左右两边都已经停满了车,空间非常狭小,即使大汗淋漓地努力尝试,也没能成功。如果汽车能够实现自己泊车,这样让人尴尬而懊恼的场景就不再现了。
最近,大众发布了一种被称为泊车辅助视觉系统(Park Assist Vision)的装置,就是专门对付狭小停车空间里停车的麻烦。这套汽车驾驶模拟器装置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全自动完成倒车和入位。
当车辆与停车位垂直方向驶入时,安装在左右后视镜上的摄像头将车位图像呈现在车载导航系统显示器上,驾驶者先在屏幕上选择好空置的车位,将挡位挂至停车挡,然后下车并用钥匙上的遥控器启动自动停车系统,前后保险杠上的摄像头便指引车辆选择合适角度准确地进入车位,一旦车辆完成停车入位,发动机会自动关闭,同时车门自动上锁。当你需要驾车离开时,同样可以在车外用遥控器启动该系统,车辆便会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驶出车位。
大众已经利用帕萨特旅行车展示了该系统,研发人员介绍说,这套系统主要适用于地下车库常见的垂直车位,目前系统还不够成熟,在车位情况复杂时,系统的自主判断会受到影响,因此,暂不会配备在量产车上。 文 信息来源:
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