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09-10-15
内容摘要:在常用机床电气线路安装维修教学中,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原因,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是从事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实习教学工作的老师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如何开展及更深入进行技校专业课程的新模式教学提出了探讨的意见。
关键词:教学方法、一体化、心理素质训练
在多年的技工学校《机床电气线路》一线教学中,笔者发现实习条件差,设备老化陈旧、数量严重不足是目前一般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实习中只注意训练学生安装接线的技能,忽视了实际机床线路故障排除能力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弊病:(1)实际机床线路的运行是机械与电气的联动,单一的配线使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考核装置实际机床的运动形式缺乏了解,不利于学生分析故障原因;(2)在进行实际设备故障排除时思路不清,步骤混乱,容易造成新生的人为故障;(3)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在实习中形成心理压力。
一、 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一)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的重复,增强机床电器实训台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近几年来,我校在《机床电气线路》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力求以提高学生机床电器实训台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性技能教学为主线,以理论联系实践为原则,寻求优质高效人才的现代教学方法。
第一步:实践,就是打破了以往的先进行理论教学而后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而是先让学生参加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让学生亲自到实习场地去参观,以增加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现场参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机床电气控制的对象是生产机械,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以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是设计电气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基础,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的配合动作是实现生产机械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控制线路之前对生产机械的构造、运动形式、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等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为此,必须组织参观教学。
第二步:理论,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像教学和投影教学等等),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汽车驾驶模拟器教学更生动、充实,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主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透彻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1. 抓住每种控制线路的特点重点讲解 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无论怎样复杂,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一般性的通用环节,如正转自锁控制、正反转控制、点动控制、时间控制等基本控制环节, 这些环节学生都很熟悉,往往只要稍加点化,学生即可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不同的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由于其加工工艺、控制要求或设计者的构思不同,有独特的部分,如M7120磨床的电磁吸盘控制线路M7475B磨床的晶闸管退磁器线路X62W万能铣床工作台控制线路、T68镗床主轴变速控制等,这种独特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重点地突破这一难点,整个控制线路就迎刃而解。
2. 化整为零--分析线路的基本方法 任何复杂的控制线路,都是由若干台电动机或其他电器(如电磁铁等)的控制线路组成的,而每一台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又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控制环节(如启动控制、点动控制、制动控制、调速控制等控制环节)组成。在分析控制线路时,先根据被控对象(电动机等)将整个线路划分为几个模块,再逐块细分成若干基本控制环节。先分析每一个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再分析每一块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回到整体控制线路。
有时也可以先不给出线路图,而是反过来,启发学生根据机械基础示教陈列柜具体对象的控制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基本控制线路图画出来,再找到各基本控制线路之间的关系,将他们组合成整体的控制线路。然后回到课本上的线路图,通过提问和讨论即可使学生掌握线路的工作原理。
3.讲清电力拖动实验台机械与电器的联动,是讲授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的关键。大多数生产机械有很多机械-电器联动控制,即由机械手柄或机械部件的动作操纵电器开关的接通与断开,例如X62W铣床工作台的手柄操纵,手柄不但操纵机械离合器,而且控制位置开关SQ3 ~SQ6,从而实现对工作台的操纵;铣床的变速冲动控制,由机械变速机构操纵位置开关SQ1、SQ2;又如Z3050钻床,其摇臂松开→上升(或下降)→夹紧的自动控制,是由位置开关SQ2、SQ3控制其工作状态的转换,SQ2、SQ3的动作也是由机械控制的。另外如一般的行程控制、位置控制等,其开关的动作都是由机械控制的。与机械联动电器在何种情况下动作,哪些触头闭合,哪些触头断开,学生很难明白,直接影响对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讲清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4.着重于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要使学生熟悉教材中所介绍的几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其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控制线路图、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的能力。生产机械是多种多样的,其控制线路也是千变万化的,线路出现的液压传动实验台故障更是变幻莫测。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从读图方法、线路原理及其故障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从具体的控制线路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及特点,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第三步:再实践,就是学生学完理论课之后,再回到实践操作中去,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气配盘和生产机械的故障排除,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当完成理论教学之后,应转入实习教学,即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习教学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到电工专业实习室进行电气配盘训练,以提高学生和实际动手能力;然后在各种机床的电工技术实验装置电气控制模拟示教板上进行电气排故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二是到实习工厂进行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目前,中职学生知识基础差是公认的事实,如何发掘这些学生的技能潜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立足于这些学生的技能开发,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此一化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进度,建设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台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掌握技能的快慢进行适当的控制,并以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知识,不仅培养了一专多能,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传统的即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二、实施"问题导向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装置》教学中,教师不仅限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还要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在运用针对技校生新编教材,每一个教学课题后,均设置了一项"想一想"探研与实践的项目。在进入实习之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与故障检修规程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性,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可能发生事故的过程,安排他们干一些没有危险性的工作,逐步习惯,渐渐进入角色,过渡到新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设计实验方法,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在进行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故障排除前,学生己完成电力拖动线路安装的实习。对于综合的机床线路,应首先化整为零,逐步加深难度,进行综合练习。同时,要肯定成绩,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
技校生的机械识记能力较强,在思考问题时,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引导学生主动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习操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变频调速技术实训装置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充分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使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编制实验程序,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操,展开讨论和分析,主体地位得到加强,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大家各抒己见,这时采取师生共同商讨,分析对错,这样既能进一步激活其思维,又开发了教学设备创造的潜能。
同一班级的学生存在智力和能力的差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又顾及个别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以阶段测验为主,重复多次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排故方法。学生正确叙述排除故障的思路时,教师应即时给于评价,使学生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又有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敢想敢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差生要掌握其心理状态,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鼓励和引导,绝不能厚此薄彼,放弃和歧视差生。要调动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性是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己有经验,通过各种教学仪器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在《机床电气线路》的一体化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温故而知新要作好理论知识的复习,为排除故障提供知识基础。电气原理图是分析故障的理论依据,熟悉各种电路图,会分析工作原理,对故障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就能有较正确的判断。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现场教学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工厂现有设备,采用现场讲解、示范的方式,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计划,既减少实习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矛盾,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给教师的指导工作带来方便。
发挥机械制图陈列柜的作用教学用的模型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所观察的现象更加逼真、形象,更加接近真实。在进行铣磨、镗床等大型机床的课题时,可能会遇到无实习机床的情况。因此,我们电工教研组加强了生产实习模型的制作。在制作机床模拟线路板时,采用了声、光和电气动作结合的方法,使教学生动直观。既让学生对机床电路的特点一目了然,也使学生通过演示懂得各元件或各部分电路的实际作用,形成正确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总之,《机床电气线路》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实训设备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实习教学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学与习结合、学与思结合、学与行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爱学、善学,乐学。 信息来源:
相关信息
|